产品栏目
联系我们
- 电话:0512-89163465
- QQ: 1556021778
- 联系人: 郭富强
- 地址:高新区长江路556号港龙城一幢1209室
- 邮箱: 1556021778@qq.com
![]() |
- 起订量(公斤)价格
- 1-50¥850 /公斤
- 50-200¥845 /公斤
- ≥200¥840 /公斤
- 品牌:宜昊添
- 产地:中国 江苏
- 发布日期: 2018-04-26
- 更新日期: 2025-01-07
主要用途 | 增味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13734-33-6 |
型号 | TII |
包装规格 | 1*25kg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是否进口 | 否 |
苯甲地钠铵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163~170℃, 无嗅, 有非常强烈之苦味, 极易溶于水、乙醇、乙二醇等,其水溶液呈中性。
用 途:苦的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达0.003%时便使人难以忍受,在日用品和工业品中用作苦味剂(或厌恶剂),可以防止因人、动物误食而引起的*事件的发生以及防止儿童啃咬物品,因此许多国家规定将本品用于日用品和塑料橡胶玩具制品等工业品中。
一类具苦味化合物的通称,在中草药成分中主要指除了生物碱、甙类以外具有苦味性质的物质。
从化学上看,它们基本上都属于萜类化合物的范畴,或者和萜类化合物的关系密切,而且多数是内酯的衍生物。苦味素可以分为一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三萜类。此类成分除共同具有苦味外,生物活性是多方面的,,具有*,栀子的果实中含有多种苦味成分,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龙胆苦味素为环烯醚萜甙的代表,作为苦味*剂。 此外还有川楝皮中的驱蛔成分川楝素等都属于此类成分。
一萜类
此类苦味素多是环烯醚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因此它们的极性较大,易溶于水和乙醇。比较常见的有存在于栀子中的栀子苷类,存在于车前子中的桃叶珊瑚苷,存在于山茱萸中的马钱素、獐芽苷等。
倍半萜类
此类苦味素有三类,一类是印防已毒素及其类似物,多存在于印防已科的植物,我国马桑科植物马桑中含有的马桑毒内酯、杜延、马桑宁、马桑亭即属于此类化合物;一类是奥类倍半萜苦味素类;还有一类是大环倍半萜苦味素类。
二萜类
此类苦味素也是内酯结构的化合物,多具有羟基、酯基、羧基,具有较弱的酸性,极性较小。多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如银杏、一枝黄花、夏至草、黄独、苏木等。
三贴类
此类苦味素包括存在于吴茱萸、白鲜皮、枳实、黄柏中的柠檬苦素类似物;存在于臭椿与鸦胆子中的苦木苦味素类;存在于葫芦科植物药西瓜、甜瓜、雪胆等中的四环三萜衍生物。